尼日利亞是我國摩托車產品近年來出口最多的國家。我向尼出口摩托車整車的數(shù)量在2008年曾達到153萬輛、5.17億美元,為截止到目前我國摩托車產品年出口單個國家的最高值。2009年受金融危機及日本和印度摩托車同行競爭的影響,大幅下挫到70萬輛、2.6億美元,跌幅達54%。此后幾年,出口量又幾經波折,到2013年達到81萬輛、3.78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我向尼出口摩托車79萬輛、3.83億美元,仍列我摩托車出口金額的第一位,占我摩托車整車同期出口數(shù)量的10.22%、出口金額的9.21%。
一、總體經濟情況
按照尼政府官方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尼2013年的GDP總量為5099億美元,超過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居世界第26位。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tǒng)計,近十年來尼日利亞保持著平均6.8%的高經濟增長率, 2014年的增長率為6.3%,顯示出尼經濟向好的均勢及較強的發(fā)展活力,使得其在國際上的形象有所提高,也在被國際投資者視為越來越重要的新興市場。在尼的GDP組成中,油氣行業(yè)的占比約為11%,非油氣行業(yè)占89%。
尼的CPI在2014年中平均上漲了8%,下半年呈回落趨勢,通脹形勢進一步趨緩。
盡管國際油價持續(xù)下跌,但尼石油收入依然呈增長態(tài)勢。受其拉動,尼聯(lián)邦政府10月份財政收入達到5366.9億奈拉,環(huán)比增加345.9億奈拉。其中10月份石油收入由9月份的3747億奈拉上升至4200.3億奈拉,環(huán)比增加452.9億奈拉;非石油收入1166.5億奈拉,環(huán)比減少106.9億奈拉;增值稅收入671.3億奈拉,環(huán)比增加20.3億奈拉。但年底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至50美元/桶左右,也將對尼的財政收入及外匯收入產生較大影響。
尼貨幣奈拉兌美元匯率在2014年年末再創(chuàng)新低,達到181:1,貶值幅度達13%;其年末的外匯儲備約為345億美元,比年初減少21%。投資于尼股市和債市的外國資本加速撤離尼日利亞,導致市場對美元需求巨大,尼央行外匯儲備不足,奈拉貶值可能將會繼續(xù)。
尼的全年進出口額約在2500億美元左右,其中出口占60%;在出口產品中,原油產品占75%,非原油產品占25%。由于國際油價的下跌,將直接導致其原油產品的占比及外匯收入的減少。尼前五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中國、美國、比利時、荷蘭和印度,中國的占比為22.5%左右,列目前尼進口來源國的第一位。
二、尼摩托車市場需求情況
尼日利亞全國人口總量約為1.68億,為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的公共交通體系及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摩托車是大眾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對尼摩托車的市場需求量目前尚無準確的官方數(shù)據(jù),但從其三個主要進口國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數(shù)據(jù)看,其近幾年的進口量如下表:
表1:中國、印度和日本向尼出口摩托車情況表
單位:萬輛
國家\年份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1-10月) |
中國 | 102.75 | 135.06 | 69.03 | 81.03 | 79.11 |
印度 | 24.23 | 33.31 | 40.91 | 45 | 42.78 |
日本 | 4.25 | 4.04 | 3.11 | 3.57 | 3.11 |
合計 | 131.23 | 172.41 | 113.05 | 129.6 | 125 |
此外,從多哥及貝寧等周邊國家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尼市場的摩托車還有很大一部分。以此推算,尼摩托車市場的年需求量約在150-170萬輛左右。
三、影響我向尼摩托車出口的因素
尼的總體經濟情況向好,GDP連續(xù)增長,財政收入上升,通脹趨緩及年新增就業(yè)崗位100多萬個等,這些都是我擴大對尼摩托車出口的有利因素。
但對尼出口的不利因素也較多。一是油價超預期下跌,對尼的財政收入及外匯儲備影響較大;世界銀行預計尼2015年的GDP增速為5.5%,低于2014年。二是尼貨幣奈拉兌美元的匯率一再走低,將會對尼的市場消費擴大帶來抑制作用,同時也給按時足額結匯帶來一定風險。三是尼的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在全球恐怖主義指數(shù)排名高居第四。四是尼的汽車產業(yè)增長較快,到2014年底達到了30家,尼政府還配套出臺了鼓勵購買國產車的優(yōu)惠政策,利率不超過10%,還款期為36至46個月不等。汽車產品將會擠壓部分摩托車的消費市場份額。五是我與印度及日本在尼市場的競爭趨于白熱化。從表1可見,我向尼摩托車的出口數(shù)量雖一直位居第一,但跌宕起伏,而印度向尼的出口卻穩(wěn)步增長,已蠶食了我在尼摩托車市場的很大份額。印度已成為我在尼摩托車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以Bajaj和Hero兩個企業(yè)為主,尤其在摩托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可靠性方面他們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優(yōu)勢。日本從本土向尼出口數(shù)量不多,主要是50mL以下的產品,而日本本土之外的日資企業(yè)則是與我競爭的強力對手(見表2)。
表2: 中國、印度和日本向尼出口871120項下產品情況比較表
國家 | 出口數(shù)量(輛) | 金額(美元) | 平均單價(美元) |
中國(2014.1-11) | 711018 | 346591564 | 487.46 |
印度(2014.1-10) | 427789 | 207803517 | 485.76 |
日本(2014.1-11) | 3523 | 1432243 | 406.50 |
此外,尼日利亞總統(tǒng)喬納森宣布將參加2015年大選也是影響我擴大出口的一個不定因素。同時,尼的首都阿布賈已禁止客運三輪通行,拉格斯的主城區(qū)也限制摩托車行駛。
四、2015年出口預測
在這種錯綜復雜、變化多端的外部條件下,鞏固和擴大我對尼摩托車的出口困難重重。為此,及時分析研究尼總體經濟及尼摩托車市場需求的變化,關注印度摩托車在尼市場的動向,加大適應尼市場需求產品的開發(fā)研制,探索新的營銷服務模式,有效規(guī)避風險等都將是出口企業(yè)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預計在不發(fā)生重大突發(fā)事件、國際油價趨穩(wěn)、尼安全形勢有所好轉的前提下,我2015年向尼出口的摩托車數(shù)量仍會保持在100萬輛左右。